周刊(第18期):网状的思考,线性的写作

2022-06-12
7分钟阅读时长

引言:本文介绍我理解的“卡片式笔记法”,以及我的笔记实践、工具等。


网状的思考,线性的写作

现实世界中的思考

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一些思考:走在路上、做饭、看书看电影时,等等。

而在物理的时空上,肉身在任意时刻只能身处在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空间里,在时间上也只能处于一个时间点上。

可见,思考产生的念头,和时空的限制对比起来,是发散的、不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time-thinking

很多时候,思考并不是凭空而生,可能是:

  • 前几天有过一次对某问题的思考。
  • 过了几天,想起来这个问题,又有了另外的考虑和补充。

当需要记录下来这些想法为笔记时,单篇笔记本身是线型的,只能算是一个一维的创作,这是因为从物理角度来理解一篇“笔记”的话,它在物理上只能存储在一个地方(比如只能是一个文件)。如果按照“一维”的视角,去记录写作的想法,可能就会这样做:某天产生了一个想法,把它记录下来;隔几天有了对这个想法的补充,要么找到前几天的想法记录的地方,继续在这上面补充,也或者另开一篇再记录一次今天的想法。如果这样做,就会得到类似上图那样的效果:不同时空的思考之间,缺少了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只有一个物理维度的“笔记”,来试图存储维度不限的想法、念头,并不适合。这种做法相当于把多维度的想法、念头给降维了。什么时候更适用于这类“降维”的写作行为?我认为是在思考已经很清楚,能够把想法、念头整合在一篇完整的文章时才适合,这时候这篇输出的文章是经过整理、且有完整的观点的。

article

在更多的时候人是在不同的时空进行不同的思考,这时候就需要另外的工具来整合这些念头,“卡片式笔记法”就适用于这种场景。

卡片式笔记法

“卡片式笔记法”中的“卡片”,对应的是前述场景中不同时空下产生的想法、念头。与传统意义上的“笔记”不同的是,“卡片式笔记法”中的记录粒度更细,可以任意想法就能记录在它所谓的“卡片”上。同时,在每个“卡片”赋予一个逻辑上的“地址”,这个逻辑地址类似于编程中的IP地址、超链接等概念。当有了另外的和这个想法有关联的其他想法时,可以再创建另外的卡片,不同的卡片之间通过逻辑地址进行关联。同时,为了更好的查找同类的想法,可以使用tag等方式打上标签,便于搜索、归类。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卡片笔记”组成示意图:

  • Unique Identity:这篇笔记的唯一ID,也就是上述的逻辑地址,其它笔记可以通过这个唯一的逻辑地址和这篇笔记发生关联。
  • Tags:这篇笔记的标签。笔记的“物理地址”只能有一个(比如存储在哪个目录的哪个文件里),但是逻辑上可以位于多个标签下,在标签这个维度上可以无限制。这样,多个相同标签的笔记就能发生联系。
  • Links:与这篇笔记相关联的、之前写过的笔记的逻辑地址

complete-zettel

(出自卢曼卡片盒笔记法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Zettelkasten Method) • Zettelkasten Method

可以看到,“卡片式笔记”与传统笔记相比:

  • 笔记可以更细粒度,只记录某个时刻的某个具体念头即可,更强调笔记的原子化(Atomicity)。当产生了新的念头之后,并不需要去补充到之前的笔记中,因为笔记是原子化的,只记录一个瞬间的想法,有了新的念头之后,只需要新建笔记与之前的笔记产生关联。
  • 笔记有唯一的逻辑地址,可以打上不同的tags。
  • 笔记与笔记之间,可以通过逻辑地址tag来发生关联。

有了“卡片式笔记”之后,之前在单一时空维度的想法念头,可能就演变成这样的了:

connected-thinking

可以看到,在“卡片式笔记”的视角下,对某个事情有了思考之后,针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空里,想法和想法之间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不需要再把它们局限、降维仅仅记录在单篇物理意义上的“笔记”里了。在上图中,时间点C产生的想法C,和想法B、A产生了关联,于是想法C加上对这两条笔记的链接,这样并不需要回头对原有的笔记A、B进行补充,只需要新增笔记C,并且增加链接即可。

我的笔记实践

最后聊一聊我自己怎么记录笔记的,我的笔记分为两个类型:

  • 碎片化的想法。
  • 相对正式的记录。

碎片化的想法

一类是前述提到的一些碎片化的想法,这部分记录在flomo上。

flomo上,可以对笔记打标签、还可以通过它所谓的🔗 批注连接 功能给之前的想法做补充,其实这里的批注就是前面提到的在不同的笔记之间发生关联。

使用flomo记录这些零星想法的好处是:心智负担很低,随手就能记录,不需要在乎格式、是否美观等等,一个工具使用起来的心智负担越低,越能提升做这类事情的频率。

相对正式的记录

另一类是相对更正式的一些记录,比如每天的日志、阅读某些内容之后的笔记等,这部分使用Markdown方式记录在本地的文件中,同时还按照前面的规则,给需要打标签分类的记录打上标签,在需要笔记之间发生关联的时候,切换到obsidian 下面使用[[]]的方式关联笔记。对obsidian使用感兴趣的可以看参考资料中推荐的Obsidian的使用介绍文章。

在这篇演示Obsidian双链效果的文章双链软件 - Obsidian中文教程中,演示了Obsidian下双链的效果。

Why not Logseq?

除了Obdisian之外,国人的作品Logseq也是一款很好的笔记软件,但是我并没有把它做为自己的主力软件。之前尝试用Logseq好几次,并不是很习惯,我回想起来,可能更多的原因是:Logseq对于使用者来说,更淡化了本地文件的存在,而我做为一个更倾向于自托管Markdown本地文件来记录笔记的人,更希望能够清楚知道我的每个笔记存储在哪个位置。所以现在,我的主力Markdown编辑器是Typora,只有在需要查看双链接、tags的时候才用Obsidian

碎片、卡片和输出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都是碎片化的,如果不加以记录、整理就会在时间轴上慢慢淡化、消失,留不下痕迹。“卡片式笔记”对于碎片化的思考起了以下的作用:

  • 将碎片化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是第一步。
  • 给这些想法加上标签,便于以后查询、归类。
  • 如果这条想法与之前的想法有关联,使用笔记的逻辑地址与之关联起来。
  • 最后,有一天当这些碎片化的想法比较完善了,可以整理成一篇更有条例的文章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收集的卡片式笔记就是一个个的素材,最后这些素材会像积木一样慢慢丰富对事情的认识,最终形成有效的输出。

output

(引用自双向链接笔记软件从入门到精通 - 知乎

总结

  • 除去“正襟危坐”正儿八经的写一篇“文章”整理观点和思考之外,更多的时候想法是发散的,并不局限在特定、单一的时空中。写作是线性的,而思考常常是发散的,如果思考之间不发生联系,把它们变成一张网,失去关联则很难起作用了。
  • “卡片式笔记法”就适用于记录这些发散的想法,每个想法单篇笔记,赋予每篇笔记唯一的逻辑地址,笔记与笔记之间,通过逻辑地址和tag发生关联。
  • 笔记在物理上只能存储在一个地方,但是有了tag就能给笔记赋予不限制的逻辑分类属性。
  • 笔记之间有了“联系”,代表着这些笔记记录、思考的内容在自我生长,等到足够成熟时,再将它们整理、收集为系统的文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