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维度

2021-08-03
2分钟阅读时长

工作这些年之后,我将一份工作中满意度的指标大体划分到三个维度里面:钱、事情和人。一份工作,如果有两个维度都能较好的满足自己标准的,就算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了;反之,只有一个维度满意,这时毫不犹豫就应该换一份工作;三个维度都能很好的工作,可遇而不可求。

虽然工作满意度指标可以划分为这三个维度,但是具体到个人身上,每个维度的权重又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人家里条件不错,可能就不会把钱这个维度看的太过重要;另外,每个人对每个维度的满意程度标准又是不一样的。这些,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将你工作中最在意的部分划分到这三个维度来反问自己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一切的开始。

我在年初换了一份工作,本来还有过一些犹豫和迟疑,但是当我把这份工作的各种指标映射到这三个维度时,发现事情和人这两个维度都不能让我满意,这时候,“换工作”这个决定就清晰和坚决起来。

由此我还想到的是,在我们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往往考虑的维度过多,顾此失彼、没有重点。我的建议也是将维度缩小,只考虑最重要的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维度,按照上面的算法进行维度的排序和权重计算,以此来指导我们做出选择。

要牢记的是:一个选择的维度很多,常人如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想要都能要,所以要有个取舍只选择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维度;即便是最重要的维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估算,最终做出符合自身条件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我最近帮一个朋友的孩子做高考志愿选择。一个高考志愿在我看来,涉及的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是:学校、城市、专业。小朋友想学计算机,但是分数比较尴尬,勉强能够得着211,如果要稳进211就需要选择一般的学校、城市,甚至放弃专业(服从调剂)。在了解了最近几年广东高考的分数之后,给他填报的志愿是: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不服从调剂)、南京邮电大学。南邮虽不属于211,但是胜在专业较强,南京也是不错的城市。最终,如我意料的那样,武汉理工因为不服从调剂未被录取,录取进入南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以上,就是我应用前面划分选择维度、计算最满意维度组合这套方法论的理论和例子。

无独有偶,系统设计里,也有所谓的"CAP不可能三角(CAP定理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即系统设计时,只能在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选择两者。

CAP不可能三角